【蕲艾典故】蕲艾如何成为宫廷御艾的呢?
声明:本文内容仅供参考,具体行动需您自行负责。若发现内容侵权,请立即联系我们,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,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。
明.卢之颐《本草乘雅半幅》载:“蕲州贡艾叶,叶九尖,长盈五七寸厚约一分许,岂唯力胜,堪称美艾”。
明朝隆庆帝驾崩后,李太后将太监冯保提拔为御马监,冯保为了感谢李太后提拔之恩,经常给李太后进贡一些太后喜欢的东西,李太后听太医说蕲州蕲艾精细制作提艾绒后,做艾灸有美容祛斑养颜的效果。于是让冯保打听,冯保为了讨起李太后的赏识,想起曾经提拔过冯尚书,委托蕲州为官的冯尚书,为李太后寻找优质的蕲州艾叶。当时冯尚书居住在蕲州红门楼村乌鸦扑地山,和安阳山正对面。
而红门楼安阳山南面山下花园地,就有一大遍是生长的九尖蕲艾叶。长势非常好,高约3米左右,叶片丰满长5-7寸,肉厚一分。提取艾绒做艾灸,火力温和渗透力好,一直是灸家、医家、道教爱不释手的宝贝。
于是冯尚书为了感谢冯保提拔之恩,特派专人精选九尖蕲艾叶优良品种,在安阳山南面,种植蕲艾,并且定于每年的五月端午前后就向皇宫进贡蕲州特有的九尖蕲艾叶。从这以后皇宫里就特有的贡艾为皇后、太后使用的专供艾叶。
自古到今蕲州的蕲艾基本上都是人工培育驯化的家艾,不是野生。而到了民国抗战时期,九尖蕲艾叶长期无人管理,导致蕲艾退化为七尖,或者五尖品种,为了保护蕲艾的优良品种不再退化,于是江医生和湖北省林科院共同合作,在红门楼安阳山南面,继续种植蕲艾,